2005/03/20 | 拉什·哈格兰德钢琴独奏会和中国苦儿
类别(碎碎念) | 评论(1) | 阅读(56) | 发表于 21:59

今天听拉什的音乐会。
一个名字前有“瑞典国家歌德堡交响乐团首席钢琴”的消瘦高个子男人。

就在我自责自己不该匆忙中穿牛仔裤运动鞋来听音乐会的时候,
传来一阵阵小孩子逞风似的叫喊声。我竟还没意识到这些叫喊只是前奏。
音乐会的女主持人穿着俗艳的大红配金黄的礼服,很不庄重,并在短短的开场白中屡屡出错。
汗颜。
演奏开始了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十四号,升C小调“月光”。
旋律很熟悉。伴着旋律的是周围的不和谐音和食物的味道。这是很郁闷的事情。
旁边带着孩子的家长正在给孩子开食品包装袋,哗啦哗啦的。
后面的孩子经常大声提问:“妈妈我站起来看行吗?”……拉什放乐谱的时候,“妈妈他在干什么呢”……

奇怪了整个上半场。
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,都是家长带着来的。很多国家应该都是禁止一定年龄以下的孩子入场的。好吧,就算我们的社会主义讲人权国家允许祖国的花朵入场,就算孩子们没到欣赏的年龄,那家长难道没有教育过他们的孩子们公共场合要安静么?虽然我不懂钢琴,可至少我从小就被教育观看节目的时候要尊重台上的表演,保持安静,不要影响其他人。
可是在如水流淌的琴声中,看到那些给孩子打开一袋袋包装袋喂他们吃东西的家长时,觉得这不是音乐会,是娱乐电影放映厅。

直到休息的时候。看到更多的孩子在场里跑来跑去,看到n多家长彼此熟识的样子热烈交流教育经验,终于明白,这些被我在心里批评了半天,在音乐会上吃东西乱叫的孩子们,都是那么无辜和可怜。
他们都是学钢琴的孩子,被家长领来学习的,而非欣赏音乐。

抛开所谓的尊重,我觉得强迫任何人在其根本毫无兴趣的的方面发展,都是残忍的。
相反,如果他们真的热爱,就会无意识的对台上远道而来的钢琴大师有相应的尊重。
不爱钢琴的学钢琴的孩子们把剧场仅仅当成较宽松的学习环境,勉强接受不感兴趣的东西,换了我也会想吃东西。
不被尊重的个性,要它如何学会尊重?

于是我开始同情小孩子们。
更对台上的大师叹惋。台下有多少人听的懂呢?……

拉什演奏了几首Chinese music。
最浪漫的事、茉莉花、梁祝……
练的时间很短,听得出音符间的犹豫、不连贯。
最后是拉什自己作曲的,听众跟着旋律拍手,互动很好。虽然掌声的音量显得不是很默契。

自从决定放弃电子之后,就愈加肯定了:千万不要挑战已确定没有兴趣的事情。
至少于我是这样。

去后台合影,拉什·哈格兰德很高,特意看了他的手,修长。

0

评论Comments